冬日里。最不可错过的。是一场雪的盛事。
无论是大雪纷飞。或是小雪轻盈。飘扬的雪花中总藏着缱绻的诗意。
总有一些诗句。写尽雪之美。却不带一个雪字。令人叹为观止。
《采桑子》
清·纳兰容若
非关癖爱轻模样。冷处偏佳。
别有根芽。不是人间富贵花。
谢娘别后谁能惜。飘泊天涯。
寒月悲笳。万里西风瀚海沙。
纳兰容若说:我并不是偏爱雪花轻舞飞扬的姿态。也不是因为它越寒冷越美丽。而是因它有人间富贵之花不可比拟的高洁之姿。
这首咏雪词。写得颖异别致。“冷处偏佳。别有根芽。不是人间富贵花”。超逸了历来咏雪诗词曾经有过的意象格局。神韵天纵。
《冲雪至余庆觉林雪连日不止》
宋·陆游
策蹇清吟涉若耶。灞桥犹恨近京华。
山前千顷谁种玉?座上六时天散花。
林雀无声溪彴断。炊烟不动竹篱斜。
胜游更觉平生少。未羡银河泛客槎。
陆游这样形容雪花:大地一片白茫茫。好似有人种下千顷美玉。混沌了天地。浪漫了人间。
以玉比雪花。形态像。而内核中的洁白品质也同样相似。
《清平乐·雪》
宋·孙道绚
悠悠飏飏。做尽轻模样。
半夜萧萧窗外响。多在梅边竹上。
朱楼向晓帘开。六花片片飞来。
无奈熏炉烟雾。腾腾扶上金钗。
孙道绚爱雪的轻柔:它悠悠飏飏地飘来。做尽了轻洁的模样。半夜雪儿落在梅、竹上。萧萧作响。
当我们打开窗户。雪飞进来。遇上熏炉上的暖雾。化作了烟气升腾到了金钗之上。
《蟾宫曲·雪》
元代:薛昂夫
天仙碧玉琼瑶。点点扬花。片片鹅毛。
访戴归来。寻梅懒去。独钓无聊。
一个饮羊羔红炉暖阁。一个冻骑驴野店溪桥。
你自评跋。那个清高。那个粗豪?
薛昂夫赞雪像碧玉琼瑶。像点点扬花。片片鹅毛。真是非常贴切了。
雪有碧玉般的晶莹剔透。有杨花的轻盈风姿。还有鹅毛般的形质。不得不说。元曲作家们的比喻都非常贴切和形象。
《对雪献薛常侍》
唐·韦庄
琼林瑶树忽珊珊。急带西风下晚天。
皓鹤褵褷飞不辨。玉山重叠冻相连。
松装粉穗临窗亚。水结冰锥簇溜悬。
门外寒光利如剑。莫推红袖诉金船。
韦庄好独特。他用白鸟来衬雪。
风中树木披着冰晶摇曳。山峦顶着白冠座座相连。白鹤羽毛湿湿了。飞入风雪中已无法分辨。万物尽被白色掩盖。空灵灵的只有风在那里喘息。
《咏雪》
南朝·吴均
微风摇庭树。细雪下帘隙。
萦空如雾转。凝阶似花积。
不见杨柳春。徒见桂枝白。
零泪无人道。相思空何益。
吴均以花比雪。雪在空中。轻盈飘落。凝结到台阶上。像花一样堆积在一起。可是。这明明不是杨柳青青的春日啊。只见桂枝变白。如花一般。
不知这飞舞精灵挂在了谁人的眉梢上?又落在了谁的心头?
《苑中遇雪应制》
唐·宋之问
紫禁仙舆诘旦来。青旂遥倚望春台。
不知庭霰今朝落。疑是林花昨夜开。
宋之问看到雪的第一眼。怀疑是花开了。
清晨。一梦醒来。惊奇地发现已置身于冰雪晶莹、如梦似幻的仙境中。白雪皑皑。银装素裹。飞珠溅玉。天地一色。自有千般妩媚。万种风情。
我不知道今天庭院中竟然落下了雪花。还以为是昨夜院中的树枝上开出的花。
《对雪》
唐·李商隐
旋扑珠帘过粉墙。轻于柳絮重于霜。
已随江令夸琼树。又入卢家妒玉堂。
侵夜可能争桂魄。忍寒应欲试梅妆。
关河冻合东西路。肠断斑骓送陆郎。
莫道冬日凋零。冬日自有风情。
李商隐观察雪花十分细致。他说。雪花比柳絮轻。却比霜重。片片飘洒。穿过珠帘。越过粉墙。如冬日的精灵一般。更显轻盈。
《对雪》
唐·高骈
六出飞花入户时。坐看青竹变琼枝。
如今好上高楼望。盖尽人间恶路歧。
这个冬天。高骈特别闲适。落雪之时。他闲来无事静坐观看。青竹渐渐变成白玉一般。
雪给万物装点。将青竹变成了白色的琼枝。而登高远望。雪以博大的胸襟。包裹着裸露的大地。万里江山一片秀美无瑕。
《酬王二十舍人雪中见寄》
唐·柳宗元
三日柴门拥不开。阶除平满白皑皑。
今朝蹋作琼瑶迹。为有诗从凤沼来。
柴门多日紧闭不开。门前石阶铺满一片雪白。不用过多阐述。你也知道。原来那是皑皑冬雪。
如今有人把琼玉般的积雪踏碎。从京城遥遥寄予我来。
人生寂寞如雪。但因有三五知己。又令人在寒冬之中品出丝丝暖意。
以上就是由优质生活领域创作者 生活常识网 整理编辑的,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~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hongaochina.com/17043.html,转载请说明来源于:盖茨生活网
声明: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本站原创发布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@qq.com进行处理。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